
中國稅務報: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州稅務實踐

詳情
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特征、本質要求和基本原則。廣州市稅務局按照稅務總局“以稅收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要求,深入研判所處的發展方位、具備的條件基礎、肩負的職責使命,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州稅務實踐,為一域增光、為全局添彩。
建設黨的領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深入鞏固的稅收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加快推進稅收現代化必須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廣州稅務部門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領會中國式現代化與稅收現代化的內在邏輯關系,做到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堅持不懈強化黨的組織建設夯基固本,加快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深化“黨性錘煉+為民服務”黨史學習常態長效機制,激勵廣大黨員干部自覺增強黨的意識、黨員意識,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堅持不懈扛牢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正風肅紀,全面深化稅務系統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構建完善一體化綜合監督體系,不斷強化教育引導、責任落實、震懾警示、體制機制、智稅風控五個鏈條,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
建設職能作用發揮更充分、服務保障更高效的稅收現代化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廣州稅務部門要充分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更加主動服務高質量發展。加快完善稅源與財源良性互動機制,夯實稅源培植鞏固工作格局,抓實重點稅源、培育新興稅源、呵護小微稅源;優化稅收效益評估指標體系,支持政府招大商、招好商,服務穩鏈強鏈,持續提升組織收入質量。加快完善制度執行與創新協調共進機制,聚焦推動共同富裕、促進綠色發展、支持創新創造等領域,嚴格落實稅制改革任務、精準兌現政策紅利。同時,圍繞如何克服稅基分布流動不均衡影響地區間利益分享不合理、如何深化增值稅改革優化留抵退稅制度設計、如何穩妥提高財產性收入實際稅負水平等方面進行研究,探索更富競爭力、更加科學的稅收制度。加快完善稅收分析與經濟運行融通互證機制,深度挖掘稅收大數據價值,構建更滿足決策需求、更符合財經規律的稅收經濟分析指標體系,算好稅源賬、政策賬、措施賬,打造經濟稅收分析精品,增強組織收入、服務發展的主動性。
建設符合超大型城市定位、滿足納稅人繳費人需求的稅收現代化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之義和價值旨歸。針對全國超大型城市市場主體高速增長、新興業態蓬勃發展、服務需求日益多元的特點,廣州稅務部門有責任不斷實現人民對包括更好稅費管理、更優納稅服務在內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力打造“智能型”稅收征管模式,堅定實施以分類分級為原則的團隊式清單化管理改革。依托大數據,建立跨系統、跨稅種的統籌管理規則,通過任務內容和人員能力的要素化、智能化匹配,進一步優化征管資源。加力暢通“智聯型”業務處理流程,全面梳理稅費崗責清單、事項處理規則,探索應用區塊鏈、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推動常規事項處理自動化、復雜事項處理規范化,進一步提升征管效能。加力完善“智控型”風險監管機制,加快打造稅務執法質量智能控制體系,高標準建設稅收大數據風險分析中心,優化全鏈條、全周期實時掃描,提升稅費征管風險前端智能感知、中端自動阻斷、后端精準打擊的能力。
加力拓寬“智享型”征納服務渠道。發揮“廣州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實踐研究中心”作用,基于全天候服務需求,探索打造元宇宙辦稅服務廳,實現全時自主“沉浸式”辦稅;基于納稅人思維,升級智能應答機器人功能,推進實現“咨辦一體”。
建設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稅收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開放的現代化。廣州是全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應加快探索開放型國際稅收實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化稅收共治共享體系。打造“數智驅動、接軌國際”的大灣區稅收合作機制,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多樣化實現的制度機制,在制度、政策、征管等方面聚同化異、求同存異,以深化灣區稅收合作服務全球稅收治理改革,為國際稅收合作貢獻智慧和力量。
加快推進“互聯互通、同惠同享”的跨域稅收數字化合作機制,交流借鑒稅收征管數字化轉型的實踐經驗,共同推進提高稅收數據分析和稅收評估的自動處理水平。加快完善“精準輔導、多方助力”的跨境稅收服務合作機制,增強“走出去”和“引進來”征管數據獲取、核查、統計等應用能力,為企業更好運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提供稅收合規建議,提升跨境避稅風險監管效能。
建設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稅收現代化
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廣州是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稅務部門要在更廣領域推進信息共享、稅收共治和文化共鳴。強化稅費信息共享,建立多邊涉稅數據共享機制,拓展共同治稅關聯點、協同面;以整體政府視角推動稅費管理融入政務信息化建設,將稅費征管服務嵌入經濟社會運行的全過程。提升稅收共治水平,總結近年來建設廣州涉稅違法犯罪警稅合成作戰基地、社保費征繳爭議聯合處置中心等經驗,逐步推進多部門實體化、常態化合作機制。規范發展涉稅中介,健全完善稅費“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營造和諧穩定稅收環境。增強稅收文化滋養,注重受眾體驗,講好稅收故事,傳播稅務聲音,既抓好正面宣傳,又抓好案件曝光,讓納稅人感受到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價值作用,讓納稅光榮、偷稅可恥的稅收文化被更廣泛認同和自覺接受。
建設人與事業和諧共進、組織體系嚴密有力的稅收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歸根到底是人的現代化。加快建設稅收現代化離不開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稅務鐵軍。廣州稅務部門要培育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大力選拔與現代化建設相匹配的高素質專業化人才。構建綜合評價、全面考察、整體集成、智慧引領的選人用人工作格局,努力讓政治信仰堅定、經受重大斗爭考驗、善于把握發展優勢、能夠解決復雜問題的好干部脫穎而出。開展能力素養提升培訓,發揮稅收實訓中心貼近實戰、契合實務的優勢開展專題培訓。將干部放到改革前沿、攻堅一線淬火磨煉,切實增強干部的專業知識、專業思維、專業方法、專業能力和專業精神。打造有利于現代化建設的組織體系,健全激勵保護和容錯糾錯機制。發揮群團組織作用,關心干部職工生活,主動化解內部矛盾,積極回應關心關切,確保隊伍上下貫通、執行有力。
來源:中國稅務報